
当15年兵后申请转业,局长把介绍信扔在门外,六年后他被法院带走
作者:肖寒先生
图片:来源于网络,侵删
当你在一个熟悉的环境生活习惯了,渐渐地就会感觉到,外面的世界很难再去适应。当年为了赡养父母,不得已之下才申请了转业,这对我来说是艰难的决定,可“儿行千里母担忧”,我知道作为独生子,父母最期待的是什么,所以还是义不容辞地回到了家乡。
我是高中毕业那年去当兵的,到转业的时候,也不过34岁,可以说前途光明,当时领导再三挽留,像我这种性格,去意已决之时,十头牛都拉不回来。
为了给我批准转业资格,我的老战友放弃了自己的名额,因为在部队转业,每年都是有固定的指标,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,还需要提前半年申请。而且政治处要对申请转业的军官考察,这是需要很长的过程。
好在等待了五个月的时间,最终得到通知,批准我转业到地方,但是安排在哪个单位一时说不准,需要去协调。
其实领导之前问过我想去哪个单位,因为是在部队生活这么多年,回到地方,要么去武装部,要么去公安局,我还是选择公安局,相对来说安逸一些,有足够的时间照顾父母。再者那时候我儿子才五岁半,也需要我这个父亲陪伴在身边。
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强的事业心,在年轻时有冲劲,觉得自己无所不能,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,可随着年纪增长,渐渐地对一些事情出现了消极的态度。
回到地方,看望了父母,看望了岳父母,又看望了亲戚朋友之后才去公安局报到,接待我的是副局长,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不是善茬,为什么这么说呢?他的脸上没有严肃的样子,而是不屑一顾,他根本没有把我放在眼里,简单地看了一眼介绍信,然后说:“给我看这个没用的,你的事情需要一个流程,也需要时间。”
原本我想说之前不是协调和了吗?可这个副局长一脸诧异,说了一句“谁和我协商了?”说罢还把桌上的介绍信扔在门外。
秉着不惹事的态度,我走出门捡起介绍信,擦拭了下揣进兜里,然后给局长打了一个电话,他说了大致的情况,确实想要落实下去要走流程,还要协调好,一个萝卜一个坑,我这算是空降过来的,肯定不好找到合适的位置。
最后,还是给我之前的老首长打了电话,这个电话打得及时,两个月后,我被安排到社区的派出所当上副所长,也算是个闲职,平时不怎么忙碌,像我们小县城,也不会有太忙碌的时候。
说实话,我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,尤其是在这个行业的一些关系,有人求办事,基本上轮不到我管,当然亲戚朋友来了,还是得客气地婉拒,因为不会做那些徇私舞弊的事情,自然时间长了,就没人来找我帮忙。
到了第二年,我被调到局里工作,关键是和副局长在一个办公室,这个时候的他客气了许多,有时候出去应酬还会问一句“要不跟着我一起去?”这个时候本想接受,可还是说要接孩子。
在这里时间长了,也就知道每个人的一些情况,副局长是怎么当上警察的不得而知,但他既没当过兵,也没上过警校,就是在二十岁的时候突然来到单位上班,之后就很顺利地步步高升。
对我来说,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很知足,不想涉及太多,别人的事情从不过问,也不会和同事争来争去,如果按照之前在部队的头衔,可能职位会高一些,但此时已经不计较这些。
妻子经常说我没有上进心,说我不会挣钱,别人都挣得盆满钵满,而我就是靠着工资维持生计,还让她出去打工。有时候觉得妻子说得对,不是我不愿意去做,而是不会走一些歪门邪道。
从去年开始,单位发生很多事情,有十几个人被带走调查,当然我也不例外,不过我什么都没做过,一清二白,所以很快就回到岗位。
经历了一年半,事情总算粗有眉目了,副局长被法院带走,而我也被升为副局长,坐在这个办公桌前,回想起第一次到这里报道的情形,思绪涌上心头,人要走正路,走光明大道,要不然后果是自己无法承受的。
在被调查的时候,我爸妈很担心,生怕我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,不管如何安慰,他们不相信,好在结果证明,我是清白的。
